七克

ChineseCS PDF文档 明末天主教评论412字数 852阅读2分50秒阅读模式

本书收录于崇祯二年(1629年) 刊印之「天学初函」丛书内。作者为耶穌会传教士庞迪我(Didacus de Pantoja, 1571-1618年),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最密切的传教士之一。利玛窦1610年去世时,北京尚有三名耶穌会传教士,即龙华民(Nicolas Longobardi, 1559-1645年)、熊三拔 (Sebastiano de Ursis,1575-1620年) 及庞迪我。庞氏自1601年与利玛窦一同晉京,为利氏在华传教之重要助手。因此他的传教方式也多袭于利氏,采取与华人士大夫阶层互相交流、天主教与儒家思想的学术讨论等策略进行。庞迪我,与利玛窦一起,在引入西学新技术及地图学上起了很大作用。在1583-1610年间庞迪我与其他传教士至少与137位中国中、高级官员交往。在这群士大夫中,有的受洗入教。1617年,由于中国朝廷与传教士之间不断紧张局势,庞迪我被驱逐出境。他逝世于澳门,为年仅47岁。当时尚有少数中国学者及官员对传教士活动给予相当大的各方面协助,其中有徐光启(1562-1633年)、李之藻 (1565-1630年)和杨廷筠(1557-1627年)。此书乃庞氏代表作之一,中文写作,1614年刊于北京。此书阐述基督教的七罪,即骄傲、妒忌、慳吝、忿怒、迷饮食、迷色、懈惰。并提出七德,解说如何以七德克服七罪,即一谓谦让以克骄傲、二谓仁爱以克嫉妒、三谓捨財以克慳吝、四谓含忍以克忿怒、五谓淡泊以克迷饮食、六谓絕欲以克色迷、七谓勤於天主之事以克懈惰。庞氏也把基督教与佛教道德相比,如仁爱、尊敬,但否定一些佛教学说,如转世化生。《七克》之中文应为他人润饰后所成,并有杨廷筠、郑以卫(1573-1620年)、熊明遇 (1580-1650年) 等人撰写序言。这也可显示庞迪我等耶穌会士在中国所建立的人际网络关系。

 

PDF下载:

https://dl.wdl.org/11405/service/11405_1.pdf

https://dl.wdl.org/11405/service/11405_2.pdf

继续阅读
本文由汉语基督教研究网[ChineseCS.cc]—汉语基督教文献馆[CCT.ChineseCS.cc]发布。该文章由本站收集、整理、录入!请勿他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庞迪我、熊三拔:《具揭》 明末天主教

庞迪我、熊三拔:《具揭》

 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王敏仪整理、录入   具揭:龎迪峩、熊三拔等揭將利瑪竇等入貢住居等項緣由,逐一開具于後。 謹按利瑪竇,自萬曆九年,偕同伴數拾人,航海九萬里,觀光中國。初至廣東,蒙總督軍門...
李祖白:《天学传概》(含黄鸣乔:《天学传概》、杨廷筠:《鸮鹜不并鸣说》、张星曜:《钦命传教约述》、佚名:《各省堂志》等) 明末天主教

李祖白:《天学传概》(含黄鸣乔:《天学传概》、杨廷筠:《鸮鹜不并鸣说》、张星曜:《钦命传教约述》、佚名:《各省堂志》等)

上海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王艺录入、整理 天学传概序 自天地之心见,而后君师之道兴。帝王之所以为治,圣贤之所以为学,未有不本乎天者也。黄轩迄今,世无异治。而教统一裂,人自为学,家自为师,若水火之不相谋。要无...
各省堂志 明末天主教

各省堂志

各省堂志 上海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王艺录入 北京在宣武门内东首(即顺城门)1650年汤若望建南堂;又堂在皇城西华门内光明殿上首蚕池口,1303北堂 ,法籍耶稣会士;东堂在碑亭巷,利玛窦时之东堂。 南京在旱...
钦命传教约述 明末天主教

钦命传教约述

钦命传教约述 上海大学历史系研究生王艺录入 天主者,生天生地生神生人生物之大主宰也。自开辟以来,人皆尊奉即吾儒五经所摭称上帝是也。黄帝时文明大启作合宫之祀焉。成汤诞告四方有云维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