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缘由册

ChineseCS 清初天主教评论239字数 2740阅读9分8秒阅读模式

生祠缘由册

Chinese Christian Texts from the Roman Archives of the Society of Jesus ( Edited by Nicolas Standaert & Adrian Dudink, 2002,PROCURA GENERALIZIA DELLA COMPAGNIA DI GESU)

Vol.10,52(43-67) 生祠缘由册(夏玛第亚)

 

细查生祠来历是:身居仕宦,有益地方。士民感德择地建祠,写本官年庚,牌位上供,或塑本官像貌于台上。每月初一、十五香烛瞻拜。

若是年深日久,本官去世,就称先贤祠,方用祭礼。此祭礼之礼,是祭亡者之灵,而非祭神也。

今据江南江宁府上江两学替礼生,与学书口传。祠中祭日是每年春季二月,内从甲子日,数起在二月内第(p.45B)二丁日,秋季八月内亦然,谓之中丁。所言中丁者,不用二月、八月内头一个丁日,待第二个丁日是也。

祭时,俱是有司正印官入祠,行四拜礼,一上香,一献爵。爵,酒杯。

二上香,二献爵。三上香,三献爵。此后,又行四拜礼。平日每遇初一、十五,随士民之意,止用香烛瞻拜,不拘时日,各听其便。(p.46A)

立祠大义略述于后。

今据《通鉴总论》,潘阳节先生云,狄仁杰巡抚江南,奏毁吴楚淫祠千七百所。所存惟夏禹、泰伯、季子五员四祠而已。狄仁杰,唐朝宰相。

夏禹,即治水之禹王。湖广长沙府,有禹王治水治水碑祠。

浙江绍兴府亦有禹穴。

狄仁杰祠在昌平县北。元朝大德年间立,明朝正统十三年更新。(p.47B)载《一统志》,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潘阳节先生又云,颖经略广东毁佛像,而杀妖蛇、杖僧人,以脱愚俗。所遇淫祠必焚之。此万代之所瞻仰也。淫祠,邪魔之类。

潘阳节先生又云,先儒有言曰:“佛老之害,甚于杨墨。况复有鬼怪人妖。邪说暴行以惑世诬民者乎?”孟子曰:“杨墨之道不熄,孔子之道不著。”[1]韩愈之说曰:“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p.48A)

韩文公,名愈,唐朝臣子。因上表请毁佛骨,宪宗皇帝将他贬往潮州地方。今广东潮州府有韩公碑。

末书言孔明七擒孟获之后,蛮人皆感恩德,与孔明立生祠。若说四时享祭,呼之为慈父。各书遍查,无有凭据。想当时,士民感德而立,非朝廷所建也。再或,当年之时,或在春季,或在夏季,或在秋季,或在冬季,或是生日,或是死日,皆未可知。(p.49B)但生日止用香烛瞻拜,死日祭祀亦是祭亡者之灵,而非祭神也。

今于《一统志》中查有朝代年号,先将孔明生祠开列数款,有如此类生祠者,并录于后,以备祥阅。诸葛孔明,名亮,河南南阳府卧龙冈人。元朝至大年间,关东立有诸葛书院。

《一统志》,第三十卷,第十章。

四川泸州宝山峰下立有诸葛祠庙,每年南蛮(p.50A)贡马,经过祠前,众皆罗科而去。宋刘朝,光祖有诗云:“蜀人所至祠遗像,蛮徼犹如问旧碑。”

《一统志》,第七十三卷,第三章。

黎州安抚城北三里,宋朝绍兴年间,郡守邵溥因祠旧,新之题曰:天威庙。当日孔明七擒孟获,威震南蛮。孟获心服,大声说道:“臣相,天威也。”南人不复及矣。臣相二字是孟获尊称孔明。

《一统志》,七十三卷,第八章。(p.51B)

以上数款略述孔明。诸如此类生祠细录于后。广东广州府阳山县亦有韩文公庙。宋朝林栗有诗云:“退之昔负经纶志,作邑当年来此中。谩道阳山是穷处,先生于道未尝穷。”退之名愈,即《通鉴总论》潘阳节先生所云韩愈是也。

《一统志》,第七十九卷,第十三章。

韶州府城南有张文献公祠,即唐朝张九龄也。唐玄宗幸蜀遣使至韶吊祭,因立祠于洲东。(p.52A)宋朝天禧年间,徙祠入城内。鲁三省有祠记,郭祥正有诗云:“当年致主陈金镜,后世空祠见铁胎。”元朝班世杰亦有诗云:“韶阳城郭白云闲,贤相祠堂香霭间,阶下莓苔春来老,庭前松柏鹤空还,千秋独悟呈金鉴,十载先知恨禄山,黄阁勋名昭汗简,曲江流水日潺潺。”

《一统志》,第七十九卷,第六章。

惠州府韩侯祠,在玄妙观。西庶侯,姓韩,名京(p.53B)。以忠义起上党,率众破金人。宋朝授以高爵,使总兵领南平大盎七十余年屯,行军有律,守备十年,大有功于民,郡邑多肖像立祠。

《一统志》,第八十卷,第十四章。

雷州府有旌忠祠,在城外西湖东。宋朝宰相寇准贬调此地,殁后,邦人立祠祀之。绍兴五年,赐扁旌忠。后来,苏轼及弟苏辙亦相继贬此,郡守陈大震合而祀焉。(p.54A)

《一统志》,第八十二章,第十三章。

广西南宁府有三公祠,在望仙坡上。宋朝皇祐年间,狄青、孙沔、余诣三人讨平侬贼,郡赖以安。立祠祀之。明朝洪武年间,重修。岁以九月初九日致祭。

按此,三公祠祭日是重九,又不立春秋二八月中丁之日,未得其祥。想四时享祭之说,或亦仿此,无别书可考也。

《一统志》,第八十五卷,第十五章。(p.55B)

云南临安府亦有诸葛公祠。诸葛,名亮。征南主,此威信所如,蛮皆心服,去而思之为立祠焉。

《一统志》,第八十六卷,第二十四章。

云南金齿军民指挥使司,城南一十里亦有武侯庙,蜀汉诸葛亮擒孟获时屯营于此。民怀其德,立祠祀之。至今土人自称为诸葛遗民,名其地为诸葛村。明朝揭傒诗云:“精厭□□[2]都,卧龙起南阳。汉业入三顾,蜀日宣重光。岂伊(p.56A)山川阻,况在兵力强。八阵通神明,二表贯穷苍。天运有隆替,吾君自虞唐。煌煌十万师,声威摇八荒。大星陨渭南,万古一悲伤。但使漠贼分安有,终不士桓桓。萧将军双精出永昌,下城南祠为我酹一觞。”

《一统志》,第八十七卷,三十章。

据此诗末句,亦是不拘定春秋行祭之日也,可知矣。建昌府有颜鲁公祠,在麻姑山,即唐朝抚州刺(p.57B)史颜真卿也。宋朝葵柟有诗云:“太师骂贼眼欲裂,由来大刚不获阙。堂堂忠义八十年,与贼共生宁共灭。泰山可摧地可崩,不可夺者公之节,奸邪卢杞知不知,舌砥忠臣头上血。”

《一统志》,第三十三卷,第八章。

吉安府太和县治东有山谷祠。宋朝黄庭坚号山谷,常念泰和,民怀其德,建祠刻像祀之。至今祭田尚存。(p.58A)

《一统志》,第五十六卷,第十六章。 既有祭田如何行祭,可再一问。

浙江严州府淳安县东三十里有吴泰伯祠。宋朝咸淳年间,进士吴攀龙建。明朝正统年间重修。前《通鉴》论云:“所存泰伯祠是也。”

《一统志》,第四十一卷,第十一章。

金华府城之铁岭有吕成公祠,即宋朝吕公谦也,当时讲学之地。端平年间,门人即其地立祠。

《一统志》,第四十二卷,第十章。(p.59B)

顺天府有文臣相祠,在府学西。元朝杀宋忠臣文臣相天祥于此地。后遂名其地为教忠坊,以旌之。正统年间,重修。元朝徐世隆有诗云:“大元不杀文臣相,君义臣忠两得之。义似虞皇封齿日,忠如蜀将斩颜时。乾坤日月孚夷见,海领风霜草木知。只恐史官编不尽,老夫和泪写新诗。”

《一统志》,第一卷,第十八章。

真定府城外东北隅,元朝臣相史天泽始为真(p.60A)。真定都有德政,及卒,义士彭时和□措祠像祀之。中丞王博文撰碑。

《一统志》,第三卷,第十五章。

大名府魏县东二十三里有赵文君祠。文君名夔,字唐和。汉朝武帝时,为令时,天旱自焚祈雨,民之为立祠。

《一统志》,第四卷,第二十章。

江南凤阳府涂山顶亦有禹庙。当时禹王会诸侯(p.61B)于此,后人立庙。相传禹王以六月初六日生,明朝命有司于六月初六日奉祭,百姓皆至焉。

《一统志》,第七卷,第十五章。

据此,祭亦有不在春秋二八两月,或即四时享祭至说,亦未可知。

州府治东南有季子庙,洪武初年建,匾曰:嘉贤。有司岁时致祭。又无锡县西三十里,亦有吴延陵季子祠,即前潘阳节总论所云季子是也。(p.62A)

《一统志》,第十卷,第十一章。

池州府青阳县西有文节祠,祀宋朝通判赵昂发。元兵攻城,昂发与妻雍氏死节。元将伯颜见而叹惜,以礼合葬焉。事闻于朝,赠待制,谥文节,妻雍氏赠顺义夫人。有司岁以三月十五日致祭。

《一统志》,第十六卷,第七章。

按此,文节祠祭期又不在春秋二八日、中丁之日,或即四时享祭之说,亦未可知。(p.63B)

河南开封荥泽县西二十五里有纪信祠,宋朝所建。明朝正统三年追封纪信为荥泽侯,谥忠烈。命有司春秋祭之。

《一统志》,第二十六卷,第十七章。

遵奉徧查古今书籍,并无指实。谨将《通鉴总论》潘阳节先生所云,并查问祭期所行之礼。与葛及各省所有生祠之款,列陈于前,以备参考。

四季享祭之期,据《礼记》在春二月为祀,在夏五月为禘,在秋八月为尝,在冬十一月为蒸。[3]

 

康熙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夜,奉委灯下誊清呈寄。(p.65B)

 

[1] 参见《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原文是:“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着,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2] 表示此处缺两个字(由于原文模糊不清或涂改)。下同。

[3] 参见《礼记·王制第五》:“天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礿,夏曰禘,秋曰尝,冬曰烝。”以及《礼记·祭统第二五》:“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

本文由汉语基督教研究网[ChineseCS.cc]—汉语基督教文献馆[CCT.ChineseCS.cc]发布。该文章由本站收集、整理、录入!请勿他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支持!

继续阅读